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GB/T 17204-2021 《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以下简称“新标准”)将于2022年6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在旧标准GB/T 17204-2008 《饮料酒分类》(以下简称“旧标准”)的基础上对标准框架进行了调整,给出饮料酒基本术语和定义,明确分类原则。
饮料酒分类框架图
各类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下面小C给大家介绍几个典型的酒基,以及新标准的几个重点变化。
1.发酵酒
定义:
以粮谷、薯类、水果、乳类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饮料酒。
国家标准:
GB 2758-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
分类 | 定义 | 国家标准 |
啤酒 | 定义:以麦芽、水为主要原料,加啤酒花(包括啤酒花制品),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并可形成泡沫的发酵酒。 | GB/T 4927-2008 《啤酒》 |
黄酒 | 定义:以稻米、黍米、小米、玉米、小麦、水等为原料,经加曲和/或部分酶制剂、酵母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发酵酒。 | GB/T 13662-2018 《黄酒》 |
葡萄酒 | 定义:以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一定酒精度的发酵酒。 | GB/T 15037-2006 《葡萄酒》 |
果酒 (发酵型) | 定义:以水果或果汁(浆)为主要原料,经全部或部分酒精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一定酒精度的发酵酒。 | GB 2758-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 |
2.蒸馏酒
定义:
以粮谷、薯类、水果、乳类等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蒸馏、经或不经勾调而成的饮料酒。
国家标准:
GB 2757-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分类 | 定义 | 国家标准 |
白酒 | 定义: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酶制剂及酵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蒸馏酒。 | (1)固态法白酒: GB/T 10781.1-2006 《浓香型白酒》、 GB/T 10781.2-2006 《清香型白酒》、 GB/T 26760-2011 《酱香型白酒》等; (2) GB/T 20821-2007 《液态法白酒》; (3) GB/T 20822-2007 《固液法白酒》。 |
金酒 (杜松子酒) | 定义:以粮谷等为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所得的基酒,用包括杜松子在内的植物香源浸提或串香复蒸馏制成的蒸馏酒。 | GB 2757-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
3.配制酒
定义:
以发酵酒、蒸馏酒、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原辅料和/或食品添加剂,进行调配和/或再加工制成的饮料酒。
国家标准:
(1)GB2757-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
(2)GB 2758-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4.露酒
定义:
以黄酒、白酒为酒基,加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或特定食品原辅料或符合相关规定的物质,经浸提和/或复蒸馏等工艺或直接加入从食品中提取的特定成分,制成的具有特定风格的饮料酒。料酒。
国家标准:
GB/T 27588-2011 《露酒》
-新标准新发现-
新增无醇葡萄酒
新标准中饮料酒定义为:酒精度在0.5%vol以上的酒精饮料。(包括各种发酵酒、蒸馏酒和配制酒,包括无醇啤酒和无醇葡萄酒。),相对旧标准定义范围新增“无醇葡萄酒”。
露酒独立于配制酒
根据不同原料、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将饮料酒由旧标准的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三类,调整为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露酒四类,区分了配制酒和露酒的定义,提高了露酒的市场地位。
新增食用酿造酒精
新标准增加了食用酿造酒精定义,并按照原料不同划分为:谷物、薯类、蜜糖类、其他食用酿造酒精。此定义重在强调食用酿造酒精是经过发酵而来的,而不是工业化学合成的,严格规范了酒类生产中食用酿造酒精的使用。
粮谷不包括薯类
值得一提的是,将于同期实施的GB/T 15109-2021《白酒工业术语》中明确了“粮谷”指谷物和豆类的原粮和成品粮,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大麦、青稞等,不包括薯类。这意味着采用薯类发酵酿造的食用酒精,今后不能被液态法、固液法白酒所采用。
新增调香白酒
新标准对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的定义中指出固态法白酒需直接采用粮谷发酵,液态法和固液法白酒可采用谷物食用酿造酒精,且均不能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于添加了食品添加剂的“白酒”新增了“调香白酒”的定义,并将其归类为“具有白酒风格的配制酒”。
一级分类 | 二级分类 | 谷物食用酒精 | 其他原料食用酒精 | 食品添加剂 |
白酒 | 固态法白酒 | × | × | × |
液态法白酒 | √ | × | × | |
固液法白酒 | √ | × | × | |
配制酒 | 调香白酒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