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7年1月16日发布2016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汇总数据。国家食药局表示,2016年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把监督抽检作为重要抓手,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引领公众科学消费、引导社会全面共治为目标,有序有力、全面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安全抽检结果显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1]。
01
2016年各类食品监督抽检结果汇总
续表:
注:
1.保健食品按备案产品质量标准检验。
2.食用农产品包括畜禽肉及副产品、水产品、鲜蛋、蔬菜、水果类、豆类。
02
2016年各类食品监督抽检结果合格率分析
从上图可以得知,2016年各类食品监督抽检结果合格率情况如下:
(1)合格率最低的五类分别是糕点、方便食品、饼干、冷冻饮品和水果制品,合格率分别是:93.4%、94.2%、94.3%、94.3%、94.7%。
(2)合格率最高的五类分别是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食品添加剂、蛋制品、速冻食品和乳制品,合格率分别是:100.0%、99.8%、99.6%、99.5%、99.5%。
03
2016年各类食品监督抽检结果不合格产品中主要问题分析
经过小C分析,2016年各类食品监督抽检结果不合格产品中主要问题有[2]:
(1)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占不合格样品的33.6%;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在我国,食品生产者需要严格按照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范围和规定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超范围和超限量添加,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诸多不确定性的风险。
(2)微生物。微生物污染,占不合格样品的30.7%,其中因致病性微生物导致的不合格样品占此类不合格的25.6%;
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可以反映食品生产过程整体卫生状况。不同人群因体质差异,对有害微生物的耐受程度也有不同。食品微生物指标不达标,轻者可能造成呕吐腹泻,重者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致病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病害的微生物。食品中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有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人感染上述微生物后可能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多种感染性腹泻。
(3)质量指标。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占不合格样品的17.5%;
质量指标主要是反映食品营养成分、感官品质、新鲜度等的指标。质量指标不合格主要是指产品的内在营养成分未达到标称值,或由于储存不当等因素导致产品食用品质发生了劣变。其主要危害在于降低了食品的食用价值。
(4)重金属。重金属等元素污染,占不合格样品的8.2%;
重金属污染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或运输过程中受到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污染,常见的重金属污染有:铅、砷、汞等,过量的重金属物质会在人体中富集,一定程度后导致组织器官病变,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5)农兽药残留。农药兽药残留不符合标准,占不合格样品的5.5%;
农药残留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一部分农药直接或间接残存于农产品中的现象。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虽然不会一定发生急性中毒,但存在亚急性中毒危害,可能会导致多种恶性疾病的发生。
兽药残留是指用药后蓄积或存留于畜禽机体或产品(如鸡蛋、奶品、肉品等)中原型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或杂质。养殖环节用药不当是产生兽药残留的最主要原因。长期食用兽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后,当体内蓄积的药物浓度达到一定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多种急慢性中毒。例如,致癌、致畸、致突变、致过敏、引起人体肠道菌群失调、产生耐药致病菌。
(6)生物毒素。生物毒素污染,占不合格样品的1.1%;
生物毒素有两种称法,分别是生物毒和天然毒素。生物毒是由各种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为天然毒素。天然毒素,是指生物来源并不可自复制的有毒化学物质,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产生的对其它生物物种有毒害作用的各种化学物质。
某些毒素具有极毒,如肉毒杆菌毒素;一般也有相当大的毒性,被有毒动物或昆虫螯伤或摄入有毒植物等均可发生中毒,甚至死亡。
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等对谷类的污染,玉米、花生作物中的真菌霉素等都已经证明是地区性肝癌、胃癌、食道癌的主要诱导物质。
(7)非食用物质。检出非食用物质,占不合格样品的0.7%;
非食用物质是指那些不属于传统上被认为是食品原料的、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不属于卫计委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也未列入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及卫计委食品添加剂公告、GB 14880-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及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的及其他我国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物质之外的物质。
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对人体健康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危害,是当前重点打击的食品违法行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分别发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1-6批》、《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
(8)其他问题。其他问题,占不合格样品的2.7%。
除上述七项以外的问题,比如检出禁用的农药、兽药和掺假掺杂等。
1)检出禁用的农药、兽药
禁用农药、兽药是指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兽药。因其高毒性、对环境危害大、难降解等
原因而不得在种养殖业或特定种类植物、畜禽、水产中使用的农药或兽药品种。它们通常对环境和人体
会产生较大的危害性。
2)掺假掺杂
食品掺假掺杂是指人为蓄意、有目的地向食品中加入一些非固有成分,以增加其重量或体积,而
降低成本或改变某种质量,以低劣的色、香、味来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食品掺假掺杂,会致使消费者蒙受经济损失。如:注水猪肉,牛肉掺杂猪肉等。虽然这些添加物不会对人体产生急性损害,但会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干扰正常经营秩序。
04
导致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如下:
(1)源头污染,包括土壤、水源等环境污染导致重金属和有机物在动植物体内蓄积,农药兽药、农业投入品的违规使用导致农药兽药残留等超标;
(2)生产经营过程管理不当,比如生产、运输、贮存等环节的环境或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生产工艺不合理,出厂检验未落实等;
(3)当前基层监管人员总体能力水平与监管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适应。
从上述分析可知,大数据已经全面覆盖到食品及保健食品的所有领域。通过全年数据可以更好地发现流通、生产和餐饮等多个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让监管者和被监管者能更有效的采取相应整改措施,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更加放心。
CTT也将在2017继续为您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提供专业、快捷、优质的服务!
资料来源: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封面图片来源:新京报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本内容版权归CTT所有,欢迎转发,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