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检察院公布一起案件,被告人傅某以非法牟利为目的,明知织纹螺存在毒性,仍单独或伙同他人加工售卖织纹螺。最终,宁波市海曙区法院以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判处傅某有期徒刑8个月,并支付销售所得价款10倍的惩罚性赔偿金40万[1]。
销售织纹螺为什么会被处罚?
国家原卫生部2012年第13号公告明确要求,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下面小C就为大家科普下织纹螺的毒性!
什么是织纹螺?
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等,有些地方还称作割香螺、小黄螺、甲锥螺。由于织纹螺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而被毒化,在其生长过程中富集了一些神经麻醉毒素,如河豚毒素[2]。
什么是河豚毒素?
河豚毒素,是在河鲀鱼(俗称河豚鱼)体内分离出来才得以命名。其在螺类、贝类、蟹类、章鱼、蝾螈等动物体内都有分布。河豚毒素中毒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中毒潜伏期一般在10分钟至3小时。并且该毒素稳定性强,煮沸、盐腌、日晒等方式均不能将其破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说了这么多,
是不是觉得不认识的螺瞬间都有毒,
看啥都像织纹螺?
下面小C教你如何识别织纹螺!
织纹螺的外形特征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大型织纹螺体长有时可以达到3cm以上。壳面常具有1条~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表面图案看起来就像织布,壳口卵圆形,内黄白色。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江苏和海南省沿海地区。
高发期:
春夏季是毒素污染高发期。
消费建议
1. 建议消费者购买螺类食品时,选择大型商超等正规渠道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螺类。
2. 在赤潮麻痹性贝类毒素暴发高峰期不要采集、买卖、食用野生螺类。
3.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不生食螺类,采用合理的烹饪方式,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尽量减少食用频率。
4. 外出就餐应谨慎选用螺类食品,学会辨认并避免食用织纹螺。
5. 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中毒症状,应立即自行催吐,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资料:
[1]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甬海检刑诉〔2021〕414号
[2] 徐景野,许国章.织纹螺毒性与检测研究进展
图源:百度百科